- 訊息專區NEWS
- 衛教資訊
訊息專區NEWS
2022/08/03 胰臟炎照護須知
胰臟在人體的內分泌及外分泌功能佔重要的角色,當胰臟發生異常時,有可能造成消化系統或血醣代謝(糖尿病)上的問題。
胰臟位於上腹部中間,是一個大而細長的葡萄串狀的腺體,橫於胃後,位於脾臟和十二指腸之間,其右端(胰頭)較大、朝下,左端(胰尾)是橫著的,尾部靠著脾臟。它含有消化液,消化人類攝取的醣類、脂肪類和蛋白質類等食物;另外,胰臟的蘭氏小島細胞會分泌能降血糖的荷爾蒙-胰島素。
一、胰臟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
(1)
急性胰臟炎:大多因胰臟外分泌腺細胞遭破壞或胰臟消化液分泌管阻塞壞死所致;85%-90%急性胰臟炎病人可自行痊癒,但10-20%嚴重胰臟炎會併發多重器官衰竭,且有很高致死率。
(2)
慢性胰臟炎:是胰臟經過急性胰臟炎的重複發作後產生漸進性病變,發炎的過程導致胰臟組織結痂及鈣化。
二、造成發炎原因:
(1)
過量飲酒者 (2)膽道疾病:膽管(道)結石、總膽管阻塞
(3)高血脂症
(4)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肝炎
(5)遺傳
(6)藥物或毒物引起:如利尿劑、類固醇
(7)外傷導致胰臟受損
(8)食道、胃、小腸穿孔所波及
(9)手術
(10)血鈣過高症或其他不明原因
(11)胰臟腫瘤。(過量飲酒者及膽管(道)結石兩者為急性胰臟炎最常發生的原因,約佔所有原因的80%)
三、胰臟炎常見症狀
(1)急性胰臟炎:
1.上腹痛或肚臍周圍疼痛,並轉移至背部和兩側腹部
2.噁心、嘔吐
3.腹脹和便秘
4.發燒
5.
透納氏徵象(腰窩處有青紫的情形)及
庫倫式徵象(肚臍周圍呈現藍色的情形)
6.腹膜炎及麻痺性腸阻塞的症狀
7.嚴重者會有顏面蒼白、發紺、血壓和體溫下降、脈搏微弱、四肢冰冷、盜汗等現象,休克為早期致死的狀況(多發性器官衰竭)
(2)慢性胰臟炎:疼痛、進食後疼痛加劇、嘔吐、腹脹、常排氣、惡臭的脂肪便或糖尿病的高血糖症狀,如:口渴、多尿、噁心、嘔吐、皮膚脫水乾燥、眼眶凹陷、酮酸中毒者呼吸喘、呼氣有水果味、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性昏迷者之呼吸則緩而深、心跳快速和起立性低血壓。
四、胰臟炎的預後
急性胰臟炎約有80﹪為輕度,預後良好,死亡率小於2﹪;20﹪為重度,儘管治療仍可能併發出血、休克、敗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或腎衰竭等多重器官失能的嚴重併發症,嚴重者會併發多器官衰竭、休克等需轉加護病房治療,死亡率達15~40%以上。
五、照顧原則與注意事項
(1)住院時: 1.當感覺疼痛加劇、頭昏不適、噁心、嘔吐等不適情形,請立即通知醫護人員處理。
2.禁食、鼻胃管使用時,需遵從醫護人員之指導(禁食包括開水),以減少胰臟的刺激,放置鼻胃管有任何不適,請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3.每日使用刷牙或漱口水清潔口腔,去除口腔異味,鼻胃管需固定於鼻子或臉頰處,另一段可固定於衣服,避免拉扯。
4.應依醫護人員指示,按時服用藥物。
5.採半坐臥式,以利肺部擴張,使呼吸通暢無阻礙。
6.應接受抽血檢驗,以了解胰臟炎的嚴重程度與血糖變化。
7.當病情許可,請依醫生指示由清流質飲食開始進食,先採少量無脂肪清流質飲食,若進食後無不適,再依序改為流質飲食、軟質飲食、一般飲食,且須採低油飲食,並避免飲酒及暴飲暴食。
8.禁食者,需以靜脈注射點滴,以補充身體的營養與體液電解質。
(2)出院後: 1.調整日常生活作息規律,避免過度疲勞。
2.按時服用醫師指定的藥物。
3.按時返回門診追蹤治療。
4.
如有劇烈腹痛、嘔吐或發燒等,請立即就醫。 5.飲食方面照護及注意事項:
■常發作之慢性病人,保持少量多餐及均衡的低脂飲食。
■勿暴飲暴食,絕對避免飲酒及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及避免產氣食物,如奶、豆類食物、韭菜、洋蔥、花椰菜、青椒。
■
禁止喝酒或含酒精的飲料,以防胰臟炎再復發。 ■
出院一個月內避免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建議參考下列食物種類),以減少胰臟的負荷。
■
飲食原則:選用瘦肉、應多利用蒸、煮、涼拌等各種不必加食用油的烹調方式、均衡選擇六大食物,如:奶類、肉類、豆類、蔬菜類、水果類、主食類、油脂類、適量調味品。 六、結論
總之,要預防胰臟炎應從飲食著手,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不酗酒及不亂服藥物,若有膽結石的患者,應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的檢查;一旦懷疑有胰臟炎的發生,應立即就醫,接受適當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