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專區NEWS

2022/11/22 類風溼性關節炎

什麼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所謂自體免
疫疾病是指免疫系把自己的組織當成外來的敵人來攻擊,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本身免疫
失調把自己的關節當成攻擊的目標,造成關節的發炎,進而破壞關節,甚至變形。
 

症狀

主要的特徵是四肢關節滑膜的慢性發炎,早期症狀以關節腫脹及疼痛為主,且多為對稱性;隨著病程進展會逐漸侵蝕軟骨及硬骨,最終造成關節的變形及功能喪失。
類風溼關節炎雖以侵犯關節為主,但亦會侵犯關節外的器官如心臟(心包膜炎、心肌炎、心內膜炎、傳導障礙)、肺臟(肋膜炎、間質性纖維化)、腎臟、肝、脾、肌肉、眼睛、神經、淋巴腺、血管....等。因此被視為一種全身性的疾病。
 

臨床診斷

以女性病人居多,女性約為男性的三倍,發病年齡主要在三十~五十歲之間。臨床上,診斷此病主要是依據美國風濕病學院所訂的診斷標準,包括
  1. 晨間關節僵硬大於一小時,
  2. 同時至少有三個或以上的關節區發炎,
  3. 手部關節炎,
  4. 對稱性關節炎,
  5. 類風濕結節,
  6. 血清中類風濕因子呈陽性,
  7. X光有典型的變化。
其中1至4項至少需有六週以上的時間,
若病人符合七項中的四項即可診斷為此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關節的破壞速度比人們認為來的快,近50%的關節破壞發生在發病的2-3年內,因此,為了防止關節的損傷,並保持關節功能,發病2年內是治療疾病關鍵期。
類風溼關節炎治療的基本目標在於減輕疼痛、減少發炎、防止骨骼、軟骨及軟組織受破壞,維持關節的正常功能,使病人日常活動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