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訊息專區NEWS
- 衛教資訊
- 感染管制中心
訊息專區NEWS
2023/06/28 登革熱的預防與治療
致病原
由黃病毒科(Flaviviridae)黃病毒屬(Flavivirus)中的登革病毒亞屬所引起,分為Ⅰ、Ⅱ、Ⅲ、Ⅳ四種血清型別,而每一型都具有能感染致病的能力。
流行病學
目前全世界約有一半人口,約近39億人生活在登革熱流行區,每年約有3.9億人感染登革熱,其中約9,600萬人出現不同嚴重程度之臨床症狀。
全球登革熱流行的地區,在1970年之前,只有9個國家經歷過嚴重的登革熱流行疫情。目前已在世界衛生組織所在區域之非洲、美洲、東地中海、東南亞及西太平洋地區,超過100個國家中流行。又以美洲、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影響最為嚴重,其中亞洲地區佔全球疾病負擔的70%。
傳染窩
一般認為人與病媒蚊間的傳播循環為主要的傳染途徑,但在馬來西亞西部與西非,另有猴子與病媒蚊間的傳播循環報告,亦即是森林傳播循環(forest transmission cycle)。
近年分別在千里達及緬甸的仰光發現埃及斑蚊可在自然狀況下將登革熱病毒經卵傳至下一代,只是陽性率較低(分別為1/158 及 5/199)。在西非也從森林中之雄蚊分離出登革病毒,顯示登革病毒在自然界可以經卵傳遞。但是這種垂直傳播循環在登革病毒的自然生態循環上到底占有多大份量則尚待評估。
傳播方式
(一)人與病媒蚊的傳播循環
臺灣重要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當人被帶有登革病毒的病媒蚊叮咬而受到感染,為主要傳播方式。當病媒蚊叮咬處於可傳染期之登革熱病人後,亦會被病毒感染,此被感染的蚊子再叮咬其他健康人,則造成社區中的傳播。
(二)其他罕見之可能傳播途徑
依WHO資料顯示,母親懷孕時感染登革熱,登革病毒可能於孕程中或生產時垂直傳染給胎兒,造成胎兒早產、低出生體重和死亡。另登革病毒亦有可能透過受感染的血液(如輸血、器官移植、針扎等)或性行為傳播,但上述這些途徑造成傳播情形均極為罕見。
潛伏期
典型登革熱的潛伏期約為3-14天,通常為4-7天。
臨床症狀
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感染登革熱時,可引起宿主不同程度的反應,從輕微或不明顯的症狀,到發燒、出疹的典型登革熱,或出現嗜睡、躁動不安、肝臟腫大等警示徵象,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出血或嚴重器官損傷的登革熱重症。而典型登革熱的症狀則是會有突發性的高燒(≧38℃)、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等現象;然而,若是先後感染不同型別之登革病毒,有更高機率導致較嚴重的症狀,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20%以上。
登革熱有無警示徵象的診斷條件 | 登革熱重症的診斷條件 |
---|
疑似登革熱 住在或旅行到登革熱流行區出現發燒加以下至少兩項:- 噁心、嘔吐
- 出疹
- 疼痛
- 血壓帶試驗陽性
- 白血球低下
- 任何警示徵象
實驗室確診登革熱 (在沒有血漿滲漏時特別重要) | 警示徵象*- 腹部疼痛及壓痛
- 持續性嘔吐
- 臨床上體液蓄積
- 黏膜出血
- 嗜睡、躁動不安
- 肝臟腫大,超出肋骨下緣2公分
- 實驗室檢查:血比容增加伴隨血小板急速下降
*需嚴密監控及醫療介入 | - 嚴重血漿滲漏導致
- 嚴重出血(由臨床醫師評估認定)
- 嚴重器官損傷
- 肝臟(GOT或GPT大於或等於1,000IU/L)
- 中樞神經系統:意識受損
- 心臟及其他器官
|
此資料摘自WHO Dengue: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2009 ed,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