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訊息專區NEWS
訊息專區NEWS
2022/11/01 認識頸椎疾病
一、前言
頸椎是頭部重要的支柱,一旦發生病變,常導致人們頸部或身體的疼痛與生活的不便,甚至造成手部肌肉無力與麻木。所以,以下將介紹有關頸部疾病的知識,讓大家對頸椎疾病有進一步的認識。
二、常見頸椎的疾病與症狀
(1)頸椎神經根病變:典型之不適症狀為肩部、手臂疼痛及手掌、手指麻木刺痛或無力。
(2)關節病:包括頸椎間盤變性、頸椎關節面變性以及頸椎間盤的突出;其會引起頸部疼痛、僵硬,並可能壓迫附近的神經根而引起疼痛,甚至擴散到肩、手臂及手部,而產生頸神經根受壓迫的症狀。嚴重程度視有無傷及脊髓或頸神經根、頸椎結構穩定與否而定。
(3)急性頸椎扭傷:其特徵為頸部和肩部局部疼痛,非神經性的疼痛,通常發生於肩膀上。
三、治療與護理
(1)頸椎神經根病變:在醫師的診斷下若為椎間盤突出,病人一般經數週的臥床及頸部牽引即可消除症狀,加上局部熱敷、肌肉鬆弛劑及適當的止痛藥,均有助益。若以上方法皆無效時才考慮外科手術的治療。
(2)頸椎變性關節炎:在醫師的診斷下若為頸椎變性關節炎,大多數的病人均不必以手術治療即可減輕症狀,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軟式頸圈(一般醫療用品商店所販賣)乃為此病症急性發作時的首要步驟;需全天穿戴,包括晚上睡覺的時候。此治療方式目的為了使正在發炎的部位能得到休息,以及防止不正確的姿勢產生。另外,在工作上亦須做適當的減量與縮短同一工作姿勢持續的時間。
(3)頸椎骨折:在醫師的診斷下,若穩定骨折且無神經損傷,支架固定後可痊癒。反之,若不穩定骨折或骨斷片移位而傷及脊髓,就須手術治療。
(4)適當的止痛藥:指非類固醇類抗消炎藥與肌肉鬆弛劑,在急性期與頸圈固定的同時使用約十天。若症狀有改善則在醫師的同意下可逐漸開始復健運動,並在接下來的二、三週內慢慢脫離頸圈的使用,但若上述保守治療無效時,才考慮外科手術的治療。
(5)物理治療與護理:在醫師的診斷下對於頸部筋膜炎的病患,除非此病變已經是相當慢性,須較長的時間來復原之外,大部分的患者經由以上的治療皆可有相當的改善。若是椎間盤退化或突出造成神經壓迫症狀者,則可能經上述治療四至五週後仍未見改善,而須藉助於頸部牽引,其目的在於拉開骨刺與神經的距離,以促成澎出的椎間盤縮回,而當起床後則須使用硬頸圈。此治療可在復健診所、醫院或家中自行施行。另外熱敷、經皮電刺激與超音波治療亦是常用的被動性復建治療。
(6)運動復健護理:頸椎退化疾病者若在醫師的指示下採保守性治療,而症狀改善,再採主動性運動來增強頸部周圍的肌肉力量;其方法有游泳,或讓頭向後靠牆且用力頂牆的等長肌肉收縮運動,每次五秒,反覆作十次以上,每日一至二回,可以對頸椎有穩定的作用。
(7)居家護理注意事項:
*確保頸圈合宜,不前傾或後仰,遵守醫師給予的穿戴指示。
*不可太過分旋轉或傾斜頭部。
*不可俯臥睡覺。
*如果運動時感到疼痛,宜停止該運動,並告知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