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專區NEWS

2022/09/08 皮膚評估及傷口照護

一、前言

皮膚是全身最大的器官,也是維持生命所必須,佔體重的16﹪,大約有3~4公斤,是身體與外界環境直接接觸與調適體內環境的最重要器官。當人體受到外力的打擊使皮膚受創傷時,若不給予適當的治療與處理,可能導致病人處於危急的狀態,故特編印「皮膚評估及傷口照顧」衛教資料,期望能提供病人及家屬作為皮膚傷口照護的參考。
 

二、皮膚的功能      

(1)感覺的功能:對觸、痛、冷、熱的感覺。
(2)保護的功能:身體最外層的防護,可避免身體受到感染、避免水分及電解質的流失及防止化學、物理性或輻射線的照射而破壞皮膚。
(3)體溫調節的功能。
(4)維持身體形象的作用。
(5)免疫的功能。
(6)幫助維生素D形成的功用。
 

三、皮膚的構造 :皮膚可分為三大部分:表皮、真皮、皮下組織。

(1)表皮層:位於皮膚最外層,此層沒有血管的分佈。
(2)真皮層:佔整個皮膚的大部份,內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經等。
(3)皮下組織:位於皮膚最內層,主要功能是防止體溫喪失,提供能量儲存。
 

四、如何評估皮膚

(1)正常皮膚摸起來平滑、溫暖、富彈性,皮膚溼度會隨著環境、活動、體溫而改變。
(2)視診皮膚外觀紅潤或有無破皮的情形。
 

五、如何照顧皮膚

(1)每天檢查全身皮膚,尤其是易受壓部位(如:肩、髖、足踝、薦骨處),有無發紅或破皮的情形。
(2)隨時保持身體、衣物、床單、坐墊的清潔、乾燥及平整。

(3)無法下床活動者:
1.至少每二小時應協助其翻身一次,並協助拍背5~15分鐘。
2.於易受壓部位給予按摩,輕柔按摩皮膚、肌肉,以增進血液循環。
3.採坐姿時,每次勿超過30分鐘。
4.每天至少協助四次肢體運動,每一個肢體動作至少執行5~10次。
5.病況許可時,應儘早協助病人下床活動,減少臥床時間。
6.天氣乾冷時,選擇適當乳液潤滑皮膚。
7.指甲適當修剪以免刮傷皮膚。
8.撕去膠布或身上黏貼物時,動作應輕柔。
9.身上使用綁繩或約束帶時,需保留能將一手指插入之寬度,並隨時觀察肢體遠端皮膚顏色及完整性,每兩小時應鬆開5-10分鐘。
10.攝取充足蛋白質(如:蛋、奶、魚肉類等)和維他命C(如:柳橙、奇異果等)及水分2500-3000CC/每日(病情許可下)。



六、什麼是傷口?


(1)定義:是指皮膚組織的完整性受到破壞。
(2)傷口種類:
1.急性傷口:指健康的組織被外來傷害造成損傷,可自行癒合的傷口,如:受傷、擦傷、燒傷及外科手術。
2.慢性傷口:指急性傷口在實際癒合過程中被停止或順序被阻斷,需長時間治療慢慢才能癒合的傷口,如:褥瘡、皮膚潰瘍及開放傷口。
(3)影響傷口癒合的因素:老年人、肥胖、營養狀態差、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凝固系統失調及免疫力降低)、身體的活動差、抽煙、傷口感染、藥物(如:類固醇類等)。
 

七、如何照顧傷口


(1)一般傷口清潔照護的方法:
1.準備用物:水溶性優碘、無菌生理食鹽水(或冷開水)、無菌棉枝包、紗布(或親水性敷料)、紙膠及剪刀。
2.執行傷口換藥前,應洗淨雙手並擦乾。
3.將傷口上髒的紗布取下,並觀察傷口的大小、深度及分泌物之顏色、量及味道。
4.以無菌棉枝沾濕生理食鹽水(或冷開水) ,一次使用一枝棉枝,將傷口的分泌物從中心以環狀方式由內往外清除,不可來回擦拭(圖一)
5.以無菌棉枝沾濕水溶性優碘,一次使用一枝棉枝,從中心以環狀方式由內往外消毒至傷口周圍,不可來回擦拭(圖二)
6.待水溶性優碘乾燥或30秒後,再以無菌棉枝沾濕生理食鹽水,將優碘由內往外擦拭去除(免色素沉著),之後將無菌紗布整個覆蓋住傷口。
7.用紙膠以井字形固定,並密封紗布周圍(圖三)
8.整理換藥用物後,亦應洗手。



(2)傷口照顧注意事項:
1.注意觀察傷口或周圍皮膚有無分泌物、潮濕狀態、紅、腫、熱、痛及化膿情形,若有上述情形時,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
2.保持傷口及周圍皮膚的清潔乾燥,如傷口滲液多、沾到尿液或糞便時,需立即更換敷料及紗布。
3.早期下床活動,以利傷口早期癒合。
4.多補充蛋白質(如:蛋、奶、魚肉類等)及維生素C(如:柳橙、奇異果等)。
5.減少刺激性飲食,如:咖啡、煙、酒、茶等。